7.3亿“接盘”亏损资产,光弘科技重金押注“汽车电子”

熙朵建筑 新闻 3

 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
  来源:环球老虎财经app 

  EMS龙头企业光弘科技计划“拿下”隶属航天科技的AC公司与TIS工厂,两者合计转让底价超7.3亿元。AC公司与TIS工厂均为汽车电子类资产,上半年皆亏损。而光弘科技做出“接盘”动作后,公司实控人唐建兴想要持续扩张公司的意图也完全展现。

  电子行业并购再现,这一次的主角是光弘科技。

  11月25日,光弘科技宣布,公司计划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摘牌并支付现金收购AC公司100%股权及TIS工厂0.003%股权。交易完成后,AC公司与TIS工厂将成为其子公司。

  为促成交易,光弘科技还一并发起10.33亿元的募资。据悉,AC公司转让底价为7.33亿元,TIS工厂转让底价为1元,此前两者均属于另一上市公司航天科技麾下。

  近年来,航天科技经营不善,置身汽车电子赛道的AC公司、TIS工厂在2024年上半年同样亏损数千万。今年10月末,航天科技选择将AC公司、TIS工厂挂牌出售。这一次,光弘科技果断选择“接盘”两大汽车电子类资产。

  而光弘科技的这番举动也展露出实控人唐建兴扩张汽车电子的“野心”。

  回溯历史,在唐建兴麾下,光弘科技从一家小代工厂逐步成长为国内头部EMS(电子制造服务)企业。2017年以来,公司先是利用多次募资扩产及进军海外,持续扩充作为基本盘的消费电子业务规模;与此同时,公司亦将汽车电子视作重要的新增长极,并对该业务定制了较高发展目标。

  只不过,扩张也是一把“双刃剑”。近年来,沉浸在扩张之中的光弘科技改变了其原有的业务模式,公司毛利率开始逐年下台阶,“增收不增利”现象亦一并出现。

  斥资超7亿接手亏损资产

  光弘科技谋划重大资产重组。

  11月25日,光弘科技发布公告称,公司拟通过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摘牌并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AC公司100%股权及TIS工厂0.003%股权。交易完成后,两者都将成为其100%控股的子公司。

  公告显示,本次光弘科技的交易对方为航天科技。目前,航天科技子公司海鹰卢森堡及IEE公司分别直接持有AC公司61%和39%股权;AC公司、IEE公司分别直接持有TIS工厂99.997%股权和0.003%股权。

  据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信息,AC公司全部股权转让底价达7.33亿元,TIS工厂对应股权转让底价则仅为1元人民币。

  对此,光弘科技也一并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不超过2.3亿股,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.33亿元,并将其中的7.33亿元将用于此次交易。

  据公告披露,AC公司主营汽车电子控制模块制造和电子产品的组装服务,主要在欧美地区进行经营,与汽车主机厂商长期合作关系,拥有汽车行业一级供应商资格;TIS工厂涉及电子产品的制造,零配件的组装等相关业务。

  不过,身为汽车电子产业链“大军”中的一员,AC公司、TIS工厂表现平庸。

  2024年上半年,AC公司、TIS工厂分别实现营收16.27亿元、1.99亿元,取得净利润-1881.09万元、-695.23万元。

  截至2024年6月末,TIS工厂净资产数额为负,为-2504.28万元。

  2023年航天科技归母净利润同样亏损1.457亿元,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45.04%至亏损1082万元。或因经营承压,致使其对于经营数据并不突出的AC公司、TIS工厂早早产生遗弃的念头。

  2024年9月9日,航天科技先是宣布拟采用信息预挂牌的方式征集AC公司100%股权受让意向方。一个多月后的10月30日,其进一步发布公开挂牌打包转让AC公司、TIS工厂的公告。

  而光弘科技“接盘”这两大亏损汽车电子资产也有其自身考量。公司表示,此次并购完成后,公司将在欧洲、美洲、非洲形成产业布局,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,并实现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加速布局。

  唐建兴展现扩张“野心”

  显而易见,光弘科技欲重仓汽车电子。

  1998年,离开录音机生产企业香港三洋的唐建兴加入了曾经的乙方光弘科技。彼时,这家公司客户稀少,经营依仗半成品及成品组装加工模式。

  此后数年,唐建兴由打工者逐步转变为公司掌门人,率领这家电子代工厂先后成功打入中兴通讯、华为、OPPO供应链,并最终升级为集原材料采购、新产品导入(NPI)、半成品及成品组装、仓储物流为一体的EMS(电子制造服务)企业。

  目前,光弘科技的EMS经营路径分为两条:其一,公司直接向诸如华为在内的下游品牌商提供EMS服务;其二,公司通过华勤技术、龙旗科技、闻泰科技(维权)等头部ODM (原始设计制造商)厂商外包的方式,间接向品牌商提供EMS服务。

  EMS服务范围则涵盖消费电子、汽车电子、网络通讯、新能源领域。这其中,消费电子板块是光弘科技的立足之源。

  2017年以来,在拥有华为等大客户的基础上,光弘科技利用IPO和定增投资超40亿元用于“惠州二期”、“光弘科技三期”、“坪山区光弘”项目,并进一步控股印度公司Vsun Mobile Private Limited、建设越南和孟加拉工厂,先将自身消费电子板块的规模持续扩充。

  拆解业务发现,2017年至2024年H2,消费电子类产品收入占公司主营收入比例分别为63.34%、70.53%、79.99%、81.81%、75.28%、74.62%、78.75%、76.79%,消费电子类产品年度主营收入金额从2017年的8亿元飙升至2023年42.55亿元。

  然而,消费电子EMS的“天花板”并不太高。下游需求方面,作为消费电子的重要组成部分,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自2016年达峰后便一路下滑;另据TechInsights统计,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换机率仅有23.8%,换机周期拉长至约51个月。

  对于消费电子的这种情况,唐建兴未雨绸缪。早在2017年,他便流露出让光弘科技进一步发力汽车电子EMS,再准备开辟一个新领域以求扩张。

  彼时,唐建兴曾表示,汽车电子业务未来将成为公司的新增长点,并通过2-3年的时间,将汽车电子业务的营收占比提升到30%。

  此后,光弘科技在汽车电子生意上确有进展。公司先是进入法雷奥体系,又进入大陆、电装的供应链,为包含宝马、奥迪、大众、日产以及国产势力品牌提供汽车电子EMS服务。

  数据显示,2018年到2023年期间,汽车电子类产品收入占公司主营收入比例从最低1.61%上升至13.01%,主营收入金额超7亿元。2024年上半年,公司汽车电子类产品实现收入7.093亿元,相当于营收的21.41%。

  不过,这一结果较唐建兴多年前的规划仍有显著差距。若仍想完成最初的目标,那么当前光弘科技对于汽车电子业务的扩张就需进一步提速。

  投资者调研纪要显示,未来5年左右,光弘科技期望汽车电子板块的营收占比达到40%-50%。

  扩张的隐忧

  消费电子、汽车电子分别是光弘科技的基本盘和第二曲线,而大力扩张则是唐建兴治理公司的战略方针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细看光弘科技财报发现,无论是消费电子亦或是汽车电子板块,两者毛利率均跌跌不休。而这也直接导致公司毛利率持续降低,与营收不断增长的态势显著“背离”。

  三季报显示,光弘科技营收达51.68亿元,同比增长49.91%,毛利率仅有11.94%,较去年同期减少5.53个百分点。

  而2018年之时,光弘科技营收仅有15.98亿元,尚不及当前的三分之一,但毛利率却有31.91%,为历史峰值,较如今多出接近20个百分点。

  那么,为何会有如此现象?事实上,这与光弘科技持续扩张下的业务模式发生变化有关。

  据光弘科技官方所述,随着业务的发展,尤其是海外业务和汽车电子业务的高速增长,过去数年间,公司的业务模式已从原先来料加工为主的模式逐渐改变,需要公司进行原材料采购的“交钥匙”模式占比逐年提升。

  通俗地讲,所谓来料加工即由且客户自行承担大部分或全部物料的采购,使得光弘科技无需为EMS服务中的“原材料采购”环节耗费过多成本。

  “交钥匙”模式恰恰相反,这需要光弘科技更多自主进行材料采购,并按照自有产品的价格对客户进行销售。这样一来,公司需要承担更多材料买入成本以及材料库存贬值风险,最终影响到毛利率。

  有趣的是,此前光弘科技相较EMS同行的优势正源于来料加工模式下原材料低成本带来的相对高毛利。

  以2020年为例,当年度光弘科技仅耗费营业成本的15.9%作为原材料费用,而深科技则付出了营业成本的77.75%作为原材料费用;同年,公司取得毛利率26.06%,深科技毛利率仅11.33%。

  而截至2024年三季度,深科技的毛利率已高出光弘科技4.66个百分点。这显示公司因扩张而转变业务模式后,失去了原本的领先优势。

  另外,2024年前三季度光弘科技净利润同比减少37%至1.488亿元,同样和较高的营收增速形成反差。这份成绩单背后,或也与公司的扩张息息相关。

  综合光弘科技所述,开拓包括汽车电子在内的新兴业务,使得基建、营销、研发、管理等各方面投入增加,短期内增添了一定的成本。

  总体而言,扩张已成为光弘科技发展的必然,但其带来的隐忧也已经持续体现。往后看,唐建兴需对扩张这把“双刃剑”予以更细致的考量。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